最新消息
常容服務,值得託付
什麼是遺產稅?
「遺產稅」是指一個人死亡後,他的財產(遺產)要轉給繼承人時,繼承人需要依法律規定向政府繳納的稅金。
簡單說,就是:
一個人過世 → 留下財產 → 繼承人要繳稅 → 才能正式取得那些遺產。
📚 在台灣,遺產稅的規定是這樣的(以2024年為準):
✅ 1. 遺產稅徵收對象:
只要被繼承人是中華民國國民,或是在台灣境內有財產的外國人,其遺產就會被課稅,包括:
房屋、土地
現金、銀行存款
股票、基金
車子、珠寶、古董
保險金(部分情況)
✅ 2. 起課門檻(免稅額):
每一位被繼承人有 新台幣1,333萬元 的免稅額。
意思是:遺產總額若在這個金額以下,就免徵遺產稅。
✅ 3. 稅率(採累進稅率):
遺產淨額(扣除免稅額、扣除額後) | 稅率 |
不超過 5,000萬 | 10% |
5,000萬~1億元 | 15% |
超過 1億元 | 20% |
✅ 4. 可扣除的項目:
遺產稅計算是用「遺產總額 - 扣除額 - 免稅額」的結果來課稅。
可扣除的部分包括:
喪葬費用(上限123萬元)
被繼承人生前債務
特定保險給付
對配偶、直系親屬的特別扣除(配偶最多可扣493萬元)
未成年子女扣除、身心障礙扣除等
🧮 簡單舉例:
老王過世,留下房地產、現金等資產共 4000萬元,有配偶與2個子女。
✅ 他有免稅額:1333萬元
✅ 配偶可扣除:493萬元
✅ 2名子女可各扣123萬元(未成年者還更多)
✅ 假設還有喪葬費用、債務加起來共扣掉700萬元
➡️ 最後課稅遺產如果只剩下1200萬元,就適用10%的稅率
➡️ 要繳稅:1200萬 × 10% = 120萬元
📌 常見問題 Q&A:
Q1:房子也是遺產稅範圍嗎?
是的。房地產是遺產稅中很大一部分來源,會以公告現值計算。
Q2:什麼時候要申報?
被繼承人死亡後6個月內,繼承人要向國稅局申報遺產稅。
Q3:可以用不動產抵稅嗎?
可以,符合條件的話可「以物抵稅」。